第十二章 姐弟情深(1/5)

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,李国忠想了想,说道:“要发展一个地方的经济,必须因地制宜,就像我省的大多数乡镇,都是多山多林地,这些地区是可以适当的发展一些经济林,当然,这些经济林得符合市场的需要,不能盲目的去上,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。”

90年还没有出现“市场经济”的概念,李国忠不敢往这方面说的太多,只能含糊的表示了一下。

夏副书记轻轻点了下,道:“小同志说得不错,现在下面有很多都搞“拍脑袋”那一套,没有结合实际况,为了政绩,盲目的上一些大而无当的项目,劳民伤财!”说到这儿话风一转,对李国忠说道:“不过,这些只是大道理,很多都懂的大道理,不知道你有什么具体的措施或建议吗?”

这就是传说中的主菜来了,李国忠打起神,应道:“具体的措施要具体的了解一个地方的实际况才能给出来,现在我只能说说我那儿乡镇的况,不知道可不可以?”

夏副书记眼睛亮了亮,微笑点道:“当然可以,你可以大胆的说,不用有所顾忌。”副书记以为小同志的话题会涉及到天阳市下面的官员,所以开给了个保证。

李国忠笑着点点,说道:“我所在的三德镇,将近二十万,算是比较大的镇,但在天阳市却是最靠后的穷镇,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:三德镇通极度不方便,全镇只有一条到市区的道路,而且一半是黄土,剩下的一半才是柏油,一遇到雨天,那就没办法通车了;没有自然资源,除了山还是山,煤铁等矿产资源贫乏,或者说根本就没有;再加上地理位置不理想,在山区,没有优势,自然就无法吸引外资进入;这些都是三德镇的缺点。”

说到这儿李国忠顿了一下,接着说道:“但我认为这同时也是优点,首先三德镇山青水秀,完全没有受到工业的污染,这是很好的旅游资源,特别是李家村的鳌仙山,在整个天阳市及其周边地区,有很高的名气,完全可以打造成旅游景区。其次,就是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力资源和土地资源,这些可以作为优势,吸引外资进来。最后再加上符合市场需求的经济林产业,我想只要合理的布置规划,带动一镇的经济应该不难!呵呵!当然,这些只是我个的一点浅见,诸位领导莫要见怪才是。”

李国忠谨慎的,从到尾都没有去触碰三德镇政府和天阳市那边的敏感神经,只陈述客观原因。要不然,还没进入仕途,就得罪一大批,那以后的子可想而知了。

听的很认真的夏副书记,想了想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